Manifest AI心理疗愈,上线一年获千万美元融资

时间:2024-11-26   阅读:325

AI在扮演完赛博伴侣,又准备去抢人类心理咨询师的饭碗了。


24小时在线、认真倾听、深度共情,提供真诚的建议和帮助……随着人工智能朝着“更像人”的方向不断进化,包括ChatGPT在内的很多AI对话机器人,让不少用户体验到了心理咨询的效果。


而且,对AI敞开心扉似乎要比对一个人敞开心扉容易得多。有网友称:“心理咨询这件事交给任何一个活人都会让我有压力。”


与此同时,与心理疗愈相关的AI智能体和应用不断涌现,也揭示出一个逐渐清晰的趋势:AI与心理疗愈的结合,正在加速寻找最优解。


在社交媒体营销中,这些产品往往以“AI心理疗愈”、“AI情感疗愈”等定位示人,瞄准“Z世代”的情感需求,提供陪伴和情绪价值。


在《Turpentine VC》今年10月的一次播客访谈中,来自知名风投机构a16z的Anish回顾了几年前的创业潮流——


几年前,在On Deck平台上,Web3心理健康是最受欢迎的创业领域,我们把这两个领域称为“科技的两性”(The Two Genders of Tech)。


但遗憾的是,尽管心理健康赛道涌现了一些成功案例,但相比其他类别,整体的突破性和持久性仍显不足,或许是因为心理健康领域尚未找到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


但现在,AI可能就是那个答案。


从技术到产品,从理念到实际应用,心理疗愈赛道正在借助AI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AI不仅带来了更高效的情感陪伴和心理支持,还在个性化服务、实时互动以及大规模可及性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我们盘点了海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AI心理创业公司,并跟国内的AI心理创业者聊了聊。


一、上线一年获千万美元融资,AI心理赛道成新风口?


据“AI新榜”观察,AI心理疗愈领域的竞争已初具规模。目前在海内外市场,AI心理疗愈赛道已出现至少数十款产品,从情感陪伴到专业支持,覆盖了轻度情绪疏导到重度心理疗愈。


这些产品各具特色,Manifest AI以“游戏化疗愈”的理念吸引Z世代用户,上线数月获340万美元融资;Hume AI聚焦情感智能和语音互动,上线一年获千万美元融资;而Woebot和Wysa这样的老牌产品,则结合CBT等疗法提供专业性支持。此外,还有像“聊会小天”这样兼具公益性质与技术创新的本土产品,以及强调情绪识别和认知重构的“林间聊愈室”等。


Manifest AI


Manifest AI主打“游戏化疗愈”的概念,背后的母公司TRANSCEND LABS INC.成立于今年2月。截至目前,Manifest AI已从多家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者筹集了340万美元的资金,并在上线数月后达到了千万次的使用量。


Manifest的创始人Amy Wu表示:“我们是为了迎合Z世代的需求而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我们能否让这些健康相关的小互动变得非常简单和愉快,让人们不会觉得使用Manifest是一种负担?”


打开Manifest应用,可以看到屏幕中央有一个柔和渐变色的圆球。上方会有“你在想什么”、“你在担心什么”,以及“我们聊些什么会有帮助”等问题,你可以按住按钮说话,或者轻触输入。交流过后,Manifest会捕捉用户的话语,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肯定语。这些肯定语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定制,并进一步转化为个性化的音频冥想。


1.png


Manifest的核心功能包括个性化对话、即时支持、每日肯定和游戏化挑战。用户可以在应用中进行无限的发泄环节、积极思考训练,以及专为其设计的冥想课程和心理健康对话。据Manifest团队透露,截至目前,用户在Manifest中已经生成了超1870万次的清单目标表现。


Manifest AI:https://www.manifestapp.xyz/


Hume AI


2023年4月7日,Hume AI发布了旗下第一款聊天对话机器人Empathetic Voice Interface(EVI),号称是“第一个具有情商的人工智能”,并成功完成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Hume AI创始人曾提到,语音所传递的信息量会是文字的2倍,未来的AI交互界面将是语音为主。


作为一家位于纽约的研究实验室和技术公司,Hume AI专注于创建能够理解人类情感、适当做出反应并向用户传达情感的人工智能助手。其技术建立在超过10年的计算情感科学研究基础上。他们的模型在数百万次人类互动中进行训练,以检测语音、面部和语言中的细腻情感表达。 


首款旗舰产品EVI能够从用户的语音中检测到53种不同的情绪,并以适当的情感语调进行回应。


今年9月,新发布的EVI 2可以在亚秒级响应时间内与用户快速流畅地交谈,理解用户的语调,并能模仿各种性格、口音和说话风格,根据应用场景调整其表现,提供更加自然和富有同理心的对话体验。


图片


Hume AI:https://www.hume.ai/


西湖心辰“聊会小天


AI心理疗愈机器人“聊会小天”是西湖心辰发布的第一款公益AI心理情感陪伴产品。


其研发团队聚集了近20位心理学专业及人工智能专业的在读博士生、博士后,并长期邀请近5000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协同建立心理行为数据集,并基于“懂人心”“有温度”的情商型通用大模型——西湖大模型,耗时三年共同打造。


得益于自研的情感计算和共情模块,以及对真实心理咨询案例的学习,小天能带有感情地倾听和沟通。经过模型迭代,据称,小天目前已能达到中级心理咨询师的水平。


2.png

微信小程序“聊会小天”


林间聊愈室


林间聊愈室是由Mindera心纪源推出的一款主打AI陪伴的互动产品。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和语音的方式与AI动物聊愈师进行对话,动物聊愈师会自动分析用户每段表达内容中的不同情绪以及情绪浓度,并根据用户表达的具体内容和感受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或者情感陪伴。


在聊天过程中,系统会基于心理学的“认知重构”方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用户分析“诱因、错觉和思考”,有利于帮助用户梳理具体问题,走出困惑。


3.png


此外,林间聊愈室还包括疗愈视频/音乐、情绪之旅、读心卡等创意功能。


林间聊愈室的创始人Joshua提到,公司拥有超2000万条第一人称标注的情绪数据,这些数据经过科学化处理,可能是最大的量表化中文情绪语料库。他们的目标是将情绪转化为需求,再转化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让用户直观感受AI的陪伴和帮助。


林间聊愈室:https://www.moodtalker.com/pc/#/


Woebot Health


Woebot Health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Alison Darcy于2017年创立,现任董事长吴恩达,目前已融资超1.23亿美元。


基于AI和认知行为疗法 (CBT)、人际心理疗法 (IPT) 和辩证行为疗法 (DBT) 原理,以及与临床专家合作,Woebot可以通过对话帮助用户处理焦虑和抑郁的感觉,提供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


用户可以在应用内记录每日情绪,识别情绪模式和潜在触发因素,获得应对焦虑、压力和抑郁等情绪的建议,还可以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


4.png


Woebot Health:https://woebothealth.com/


Slingshot AI


Slingshot AI是一家心理健康初创公司,创立于2022年。2024年8月,Slingshot AI完成了由a16z领投的约3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至此估值达2.2亿美元。


其主要产品是一个名为Ash的AI心理咨询应用,旨在帮助用户管理情绪、应对生活挑战、改善人际关系和培养健康习惯。


用户通过语音或文本和AI治疗师进行交流,Ash能够跟踪用户的情绪变化和进展,为用户提供反馈报告,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用户表现出极端情绪或危机时,Ash能够识别并提供适当的干预措施,包括联系紧急服务。


5.png


Ash:https://www.talktoash.com/?utm_source=blog&utm_campaign=Introducing_Slingshot


Wysa


AI心理健康产品Wysa自2016年推出以来,已在全球65个国家拥有超过450万用户,累计对话次数超过4亿次。


Wysa是一个AI心理教练,基于人工智能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疗愈。用户可以通过与聊天机器人互动,进行认知行为 (CBT)、正念技巧、冥想、呼吸、瑜伽等练习,每日轻量心理疗程仅需5-10分钟。


此外,Wysa还提供真人教练服务,用户可选择与专业人士进行深入交流。 


在融资方面,Wysa于2022年7月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此前,Wysa已筹集了940万美元。


6.png


Wysa:https://www.wysa.com/for-individuals


除了Manifest等明星AI心理创企外,还有很多小而美的AI情感疗愈应用在野蛮生长,越来越多小的创业者团队入局这一赛道。


国内一款正在内测中的AI心理产品创始人Luna表示:


“我尝试过市面上各种心理服务产品,但课程类的服务常常因为群内频繁的消息打扰而难以专注;单纯依赖AI的开放式聊天,又很难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一对一服务,性价比又过低,咨询费动辄上千元,而且咨询师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最终我们决定采用“AI互动+教练授课”的模式,打造一款像Duolingo一样有趣的AI心理产品。”


在此之前,Luna还曾创立过一个名为Gemsouls的AI陪伴产品并积累了百万用户。


7.png


“创业以后我对大风口祛魅了。越大的风口意味着越多人往里挤,中国人不考虑牌桌的拥挤程度,总是觉得风口才能起飞。但是事实上,能做成的大多是过往在相关方向上积累很深的,从0到1追风口很难成功。现在我会往‘小’想,抓到一个能跑通的小模式,再思考怎么能规模复制。”她说。


在Luna看来,AI+心理正是一个“小”而可执行的模式相比大而广的风口,这一领域切入点明确,用户需求清晰,且通过技术与服务结合,可以快速验证模式的可行性。


据另一个情绪疗愈AI“魔镜UP”的创始人透露,自今年9月底上线以来,魔镜UP已经积累了2500个用户,期间零投流。“团队是一群信仰AI和心理,业余时间为爱发电的年轻人,大家都经历过严重的情绪问题,也见证过爱的人或者身边的人因为情绪问题而辍学、失眠、焦虑,甚至暂停人生的轨迹。”


二、AI心理疗愈会诞生Killer App吗?


总的来看,AI心理疗愈虽然具备诞生Killer App的潜力,但目前的产品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突破技术、市场和伦理的多重门槛。


一款成功的Killer App需要兼顾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在心理疗愈领域,商业化路径是一个挑战。


西湖心辰CEO醒辰曾告诉虎嗅:


“我们的目标是想做一款现象级的Killer应用。但现阶段发展还没有达到这一预期,主要因为两个原因:


一是目前心理健康和AI陪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需要更多的市场教育和用户习惯培养,让用户认识到AI产品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和潜力;


二是AI情感陪伴类产品的商业化路径尚不明确,需要探索更多可行的商业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海内外具有代表性的AI心理疗愈产品来看,To B的主要是面向企业、医疗机构及心理服务平台的应用。


对于普通企业来说,AI心理疗愈产品可以作为企业员工帮助计划(EAP)的补充,为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额外支持。比如Wysa已与埃森哲等全球大型公司建立合作。同时,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这类软件的付费服务在一些地区可以通过保险报销。


在医院和社区场景中,AI心理疗愈产品可与医院合作推广,直接应用于心理健康治疗流程中。而心理咨询机构和在线平台则可以利用AI产品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比之下,To C的Al疗愈产品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共情陪伴,交互聊天,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情感支持,其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陪伴者而不是咨询师。


另外,一般来说,活跃、留存、付费是衡量产品数据表现的三大核心指标。然而,在心理疗愈类产品中,这些指标背后隐藏着一个悖论:


用户之所以使用产品,是因为他们需要解决心理或情绪问题,理想的状态是用户在获得疗愈和满足后能够自然地离开产品。但对于产品本身而言,规模的增长和持续的运营需要依赖用户的留存和粘性。


如何在追求用户粘性和满足用户疗愈需求之间找到平衡?尤其是,当粘性成为产品增长的重要抓手时,产品设计究竟应该依靠什么来吸引用户持续使用?如何处理好用户的隐私安全和风险控制等,都是AI心理疗愈赛道创业者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了解更多AI资讯,可以加入我们的交流群一起沟通讨论~

群活码.jpg

文章来源:AI新榜AI




上一篇:AI一周投融资:Pickle Robot 完成 5000 万融资;Kong 估值 20 亿美元;

下一篇:爱改写